东方航空是中国第三大航空公司,决定向国有母公司及新加坡航空定向增发33.12亿股H股,总计筹资128亿港元。这是长达两年的东航引资谈判的阶段性终点。
中航方面有关人士向记者透露,中航方面之所以能够提出以中航方案取代东新方案,主要基于三点判断:感情、使命和共赢。对方同时反复强调相信东航将会认真考虑,并坐下来谈判。
针对每股3.80港元股权转让东新方案,中航集团旗下香港子公司—中国航空(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拿出了每股不低于5港元的中航方案。而东航紧随其后发表声明称,中航此举意欲误导中小投资者,并有操作二级市场之嫌......
表声明,有误导市场中的中小投资者投反对票的嫌疑。东航以少尹口为名,向早报发来了一篇长达8000字的文章《中航扩张或止于东新合作的高墙下》,对中航此次阻击新航入股东航进行反击......
操作对此,一位航空业资深人士昨日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认为,国资委的表态意味着,国航和东航作为企业,都分别具有提出收购方案和接受方案的自由。
将对正处于最后博弈中的东航引资事件的最终结果起到什么作用尚不得而知,但根据李家祥对国内航空业重组的一贯立场,东新恋的结局正向东航不愿看到的方向发展。
东航争夺战影响民航发展走向而东新合作方案的一波三折,更说明政府管理层也出现了思路之争。是“攘外先安内”以行政力量加快三大航整合,还是让市场来主导航空公司的渐进式整合?
东新恋演变成国资委PK民航总局?“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日前中国国航董事长李家祥突然“变身”民航总局代局长的消息,令“东新恋”变得更加复杂!
民航业联合潮引期待此次人事变动发生在民航业重组传言不断的2007年末,无疑会引发业界对于国内民航业未来发展的诸多猜测。
东新合作对我民航业是福是祸?新加坡航空实际上阻止了中国航空运输业为提高国际竞争力进行进一步重组的可能性。因为,今后东航任何重大战略行动都要符合新加坡方面的利益,否则很难实施。
三大航空整合:总局表态能否划上句号“中国的航空市场上不能只出现一个声音,民航业的发展需要竞争,如果中国只有一家航空企业,对消费者而言,并不是好事。”
中国第三大航空公司。1988年6月25日在原民航上海管理局的基础上成立的一家以航空运输为主的骨干航空公司,1993年10月以其为核心企业组建东方航空集团公司。
由中国航空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航集团”)和中国航空(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航有限”)共同发起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为新加坡政府的投资公司,新加坡财政部对其拥有100%的股权。由于自成立以来到2004年9月为止从未公布过财务报表,因此被认为是新加坡最神秘的企业之一。
(责任编辑:)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