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梦锴,男,中共党员,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2022级本科生,累计学分绩点4.99,专业排名1/201,前两学年全部课程满绩,现任电气院团委学生兼职副书记。曾获严恺奖学金一等奖、国家奖学金等奖项,连续两年获河海大学“优秀学生标兵”荣誉称号;曾获第十七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一等奖、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H奖、全国大学生可再生能源科技竞赛一等奖、江苏省高等数学竞赛一等奖等国省级奖项6项。他主持并参与国家级创训3项、受理发明专利2项。相关事迹获河海大学、中国大学生网等公众号报道,累计阅读量10w+。
“如果没有天赋、那就一直重复”是胡梦锴始终保持谦逊的归零心态,“夯实基础、厚积薄发”是胡梦锴给自己设定的目标。学习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但正是在这样的目标下不断摸索实践,他逐渐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学习节奏,始终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刻苦钻研每一个知识点背后蕴含的原理并不断拓宽知识面,以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他坚信学业第一、厚积薄发。课前做好预习工作,课堂上认真高效,遇到不懂的问题及时向老师同学请教,并在课后及时复习每一个知识点以巩固所学。这样的学习节奏,胡梦锴已经保持了两年。每节课后常常能看到他向老师请教问题、交流想法,这样的场景也鼓励了一批同学下课后留在教室里共同探讨问题、交流学习经验。“自律”是许多同学对胡梦锴的评价,得益于平时的积累,才能让他对于课程的学习更加得心应手,他在模电、工程电磁场、电路等18门专业课程取得满绩。目前累计平均学分绩点4.99,推优平均成绩接近95分,连续五个学期排名专业第一。
学好相关知识、筑牢专业基础是胡梦锴在大学生活迈出的第一步。为了进一步提高个人能力和科研素养,胡梦锴积极参与各项竞赛,踊跃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竞赛科研的道路荆棘密布,但他坚信只有每天坚持进步一点点,离成功才能更近一点点。在一点点的进步中,他逐渐找到了独属于他的乐趣。科研竞赛上他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从提升数理逻辑到科技创新竞赛,从江苏省高等数学竞赛一等奖到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H奖等奖项,从全国大学生可再生能源科技竞赛一等奖、江苏省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一等奖再到第十七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一等奖,他不断突破自我,勇攀科研创新高峰。他积极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曾作为负责人主持国家级创训并顺利结题,受理发明专利2项。目前他作为项目第一参与人主持两项国家级创训,力争做出优秀的成果。无论是科研还是竞赛,对于胡梦锴来说都是锻炼机会,只有经历过无数次失败,才可能在失败的废墟中找到一丝亮光,而他正努力朝着这一丝亮光前进。
作为学院学业支持小导师,胡梦锴连续4个学期为学习困难同学作《难课微讲堂》,累计服务1000+人次。热情回应难题、细致解答疑惑,也让他成为年级学生的优秀榜样。作为院团委学生兼职副书记,他累计组织策划学院PU平台培训、院青马工程选拔培训等活动10余场,为学弟学妹快速了解大学生活、积极参与院内活动提供了有效的帮助。在课余学习时间,他积极为身边的同学答疑解惑,从高数、C语言等公共基础课讲到电路、工程电磁场、电机等专业课,他既在线上讲解解题思路和解题过程,也在线下给同学一对一复习知识点。他还乐于分享相关学科的学习资料和自己整理的笔记,帮助身边人对学习生活有更明确的规划与安排。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他坚持把热情浇灌在田野大地上,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2023年他回到自己的家乡慈溪,在那里投身暑期支教等活动,通过线上线下发放调查问卷、实地走访等方式对村内各项情况开展调研,撰写了一万多字的调研报告,受到中国青年网等3家国家级媒体报道,并得到了当地电视台的采访报道。这次社会实践活动让他切实感受到了“乡村振兴”战略给家乡带来的改变,他所在团队撰写的实地调研报告也为当地发展提出了具有实际价值的建议。
追寻梦想的道路上荆棘遍地,但不曾打败你的都将使你更加强大。在将来的日子里,他将继续坚守自己的初心与目标,时刻保持积极向上的进取态度,阅己、悦己、越己,以出色的专业能力展示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