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出口转内销”的三门功课(评论员观察)
时间:2025-06-06 14:48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点击:

  应对冲击,既需要积极开辟海外多元市场,降低对单一外贸市场的依赖度﹔也应着眼百姓消费升级需求,用好国内市场

  周末去超市採购生活物品,一进门,注意力就被醒目的“外贸產品专区”所吸引。金枪鱼罐头、便携旅行洁具、轻便防晒衣……优质外贸商品琳琅满目,许多消费者驻足挑选。

  今年以来,由於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加,不少外贸企业承压前行。应对冲击,既需要积极开辟海外多元市场,降低对单一外贸市场的依赖度﹔也应着眼百姓消费升级需求,用好国内市场。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加快推动内外贸一体化。”一段时间以来,相关部门和零售企业积极作為,帮助外贸企业开拓国内市场,取得不小成效。

  也要看到,当前进入国内市场的外贸商品,不少还是积压订单或库存產品,紓困帮扶政策重心偏向解“燃眉之急”。加快推动内外贸一体化,不能隻满足於解一时之渴,更要做好“两条腿走路”的长远功课。其中,尤其需要做好三门功课。

  标准对接,做好“產品功课”。一些出口电器设计的适用电压為120V,而国内电压是220V,插头规格也不同﹔外贸家具尺寸单位多為英制,而国内消费者更习惯公制单位……“出口转内销”,首要堵点就是标准、标签、标价“三标”不一致。对此,既要在市场监管、海关等部门的支持下建立快速认証通道,也要精准破解制度性障碍,推动内外贸标准、检验认証及监管体系有机衔接,引导、帮助企业在生產源头尽可能实现“同线同标同质”。

  着眼长远,做优“服务功课”。部分外贸企业採用的是代工或代设计发展模式,制造环节竞争力很强,但品牌建设、内销渠道、售后服务等经验相对缺乏。要想在国内市场站稳脚跟,必须完善服务链条,在客服咨询、退换服务等环节让消费者享有优质体验。目前,一些平台开辟绿色通道,对接指导企业完善配套服务﹔也有平台依托自营模式和供应链能力,帮助企业分担售前售后压力。巧用资源、主动求变,做优服务、做强品牌,免除消费者后顾之忧,这是外贸企业拥抱国内市场的应有姿态。

  避免“内卷”,做足“市场功课”。“出口转内销”,绝非把面向海外的產能调整到面向国内就能分得蛋糕。我国超大规模市场潜力十足,但也应防范一些领域產能集中释放,带来低价倾销,导致“内卷式”竞争。对相关部门来说,在尽力帮扶的同时,也必须為企业划清有序竞争的红线。对企业自身而言,隻有跳出同质化竞争的窠臼,深入洞察国内市场的需求特点和消费趋势,通过產品创新、服务创新塑造独特优势,才有可能在市场竞争中稳定立足、健康发展。

  前不久,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取得实质性进展,不少外贸企业开始恢復订单和发货,中国赴美集装箱运输订单量一度激增近300%。也应看到,经济全球化和逆全球化的拉锯博弈远未结束,各种不确定性的阴霾依然笼罩世界。在此背景下,我们必须始终对风险保持清醒认识并留有后手。推动内外贸一体化、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要走的路还很长。

  既立足当下、因应时势,更谋划长远、未雨绸繆,以自身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中国经济的韧性和后劲必将更充分展现出来。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於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责任编辑:)

关键词:

随机推荐

联系我们 -